傲娇的蓝天

就气象上来讲,关于蓝天,也是各说各的好,北方说自己的天空比南方蓝,南方说自己的天空比北方蓝。

<北京白癜风医院p>好吧,这是嫌秋季太过悠闲的节奏么?

身为一个南方人,扯就扯呗,who怕who啊。

(张文华/文)

南方的天空蓝,还是北方的天空蓝?

对北方,很多人(比如我)给它贴的标签是“大气”。

而对南方,大家就会自动贴上“秀气”的标签。

涉及到天空,这会儿正宗的秋季啊,天高气爽说的就是蓝天。

只有天够蓝,能见度才够高够广,才称得上“秋高”,视野开阔了,心情也倍儿爽,才会有“气爽”1说。

上一次说的雾霾话题太过沉重,写得我自己全部人都不好了。

这一次,说说蓝天吧,秋冬的蓝天,由于希少而显得特别美丽。

可一样是蓝天,气象汪总觉得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就算官方数据里显示空气质量为优秀,天还是蓝得不透。

北京就不是这样,只要空气质量好,天就可以蓝得亮瞎你的眼,蓝得大气,蓝得跟故宫一样雄伟(这比喻也是醉了)。

这是咋回事呢?

和污染有关系吗?可明明雾霾情况,我们好过北方呀。

还是由于其它大气条件的影响呢?可这跟纬度也没关系,再往南到珠三角,那蓝天也是蓝得通透通透的。

对,杭州有的时候,确切有大片大片的蓝天,这个时候,常常就会刷爆朋友圈。

但还是很多时候,云太多,把蓝天的风头抢走啦,即便空气质量优也不会有亮瞎眼的蓝天。

嗯,南方的湿度比北方大,最少是北方的两倍吧,这也是秋冬南方湿冷的重要缘由。

湿度大了,就容易构成云,比较多的是积云,还有像纱一样的丝缕状的卷层云。

卷层云属于高云,主要由冰晶构成,高度最高可以在七八千米至1万米左右,扯远点说,它的亲戚毛卷层云就是造成日晕之类光学现象的主要推手。

所以,有时候,我们感觉上的“南方天空蓝不过北方”,其实跟空气质量没啥关系,是我们云多。

还有的时候,云也不多啊,怎样朋友圈里1比较,就是北方小火伴的蓝天比我的好看。

还是湿度问题,湿度高了,就会影响气溶胶浓度,气溶胶浓度高了,也会让天空发白并影响能见度。

简单来讲,如果大气气溶胶含量少,天空会显得蓝,如果含量多,天空就会被散射光影响出现灰白色。

这个条件是,南北方空气质量都很好,不然毫无可比性。

由于大气气溶胶相当于污染物粒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细小尘土等货都属于此。

污染物多的地方,天空出现湛蓝的机会小,污染物少的地方,天空出现湛蓝的机会要多一些,所以,得在空气质量一样的条件下,才能PK。

海岛算是例外,不管南方北方,只要是海岛,天空都是瓦蓝瓦蓝的。

这是由于海风会吹来海洋上的干净空气,嗷嗷叫着就把海岛上的那点污染物给吹没了,这和南北方没啥太大关系。

为了蓝天,南方还是别供暖了

好吧,就算北方的蓝天看着大气磅礴,我们大南方也不怕。

秋冬季,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哦,冻成狗的好处是,大气污染没北方严重。

这会儿雾霾多发期还没到呢,接下来,南方的蓝天还有“翻身”的机会。

传统意义上的南方,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全部区域。

依照有关规定,我国采暖地区一般是累年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气超过90天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

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线,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室温标准为16℃-18℃。

事实上,中国南北方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分界线已划定100多年,最初仅为供作参考用。

这条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提出的。

“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1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千米,宽约数十公里。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它的主要意义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当地民居建筑起参考作用。

甭管业内有多少争议,冻成汪的南方人也嚷嚷着供暖。

但你知道吗?东北N多城市,供暖首日空气质量爆表,蓝天瞬间成为灰蒙蒙的天空。

到了秋冬季尤其是冬季,南方空气质量普遍比北方好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没有供暖造成的煤气污染。

冷就冷吧,好歹空气能好点儿,天空能多蓝几天,你们说呢?

我国北方为何1到秋冬降水量就希少?

这北方啊,1到秋冬真心干燥。

不然呢,你以为小吊梨汁平白无故会成为北京特点?

反正我只要去北方,一定是喝水喝水再喝水,也然并卵。

可为啥日本韩国不缺水(包括雪)?甚么《冬季恋歌》啊等等电视剧,哪一个不是雪的背景。

像日本札幌,二月份的降水量是张家口的将近23倍。

这不科学!

从地理上来讲,东亚地区基本符合夏天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的特点。

搁到中国大陆,秋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大陆干燥,没水汽,整体降水少。

日本韩国就不一样了,人家东西临海。

几个意思?

夏天风从这边的海吹向大陆,有水汽,好降水;冬季风又从另一边的海吹向大陆,还是有水汽,还是好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