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秋末冬初,天气渐寒,又到了进补的时节,食用膏方作为传统进补方式之一,具有很好的效果。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一什么是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作为四季调理滋补佳品,在江浙沪一带有“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之说,广受百姓欢迎。国医大师颜德馨对膏方有这样的评价:“膏方组方合理,效果应在来春顿觉神清气爽,满面春风,不感冒,胃口好,睡眠佳,确实能体现中医防治之道和养生之术。”
中医讲究“虚则补之”,各种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患者都可能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体质偏虚。对于各种类型的“虚”,现代膏方不同于以往一味进补的作用,而是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补,即“补虚同时兼顾治疗”。
膏方年年补,但即便是平时很注重养生的人,对于膏方也可能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膏方门诊的专家也经常遇到市民咨询一些问题,如慢性肾病患者是否适合膏方调理,心脑疾病患者该吃药还是进补,癌症患者术后能进补膏方吗,中风患者适合服用膏方吗,膏方对亚健康有作用吗,等等。
二膏方能补什么?
1、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2、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3、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
4、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三膏方的特点
1、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
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
制作膏方
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道是“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2、“阴平阳秘,以衡为补”,完全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阴阳脏腑气血平衡则能健康无恙,延年益寿,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邪有阴邪、阳邪,人体正气也有阴阳之气,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的结果。因此,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
四膏方适用人群
膏方适应人群可以很广泛,那些身体虚弱、常易感冒,神经衰弱、睡眠障碍,工作量过大、体力消耗透支过多、精力下降又难以很快恢复,或虽无明显疾病,却常感困倦乏力的亚健康者,无论是老、少、男、女,均可服用。或者病后、产后、手术后、出血后、包括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处于恢复阶段以及体内有一些慢性疾病已经恢复或虽未治愈,但相对稳定,都可服用膏方,改善症状,增强体质。
⒈慢性病人的进补:
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⒉亚健康者的进补:
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⒊老年人的进补:
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⒋女性的进补:
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⒌儿童的进补:
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五合理服用膏方有什么好处?
中医进补,讲究天人相应,辨证施补,整体调节。合理服用膏方;对中青年人可增强体质,保持活力;对老年人可增进健康。而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来说,更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改善。膏方发挥“保健强身,滋补健身”主要作用,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
六膏方怎么吃?怎么服用效果好?
膏方怎么吃?
服用时每天早晨一匙(20ml左右)、开水溶化,空腹服用,也可直接含服。有时为了加强疗效,也可早晚各服用一次。
怎么服用效果好?
膏方,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制剂。那么,膏方怎么服用效果好?
通常来说,膏方有三种服用方法:
1、冲服
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服下。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应该用开水炖烊后再服。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2、调服
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3、噙化
亦称“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服用时间:
1、空腹服
《本草经》谓:“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2、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饭前服。
3、饭后服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宜睡前服。
注意事项:
服用膏方期间要忌辛辣,不要暴饮暴食;近期饮食过于肥甘厚腻,可先停服,避免积食上火;感冒期间和月经期应停服;如果出现胃口变差、腹胀腹泻,甚至鼻出血等,可用量减半或延长服用间隔等;患急性_病期间禁服膏方。
一般的膏滋可在饭前服,如果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以起到固护脾胃的作用;治疗肠道疾病的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养心安神的在睡前服效果最好。
膏方多滋腻,影响消化功能,肠胃功能虚弱的儿童慎服。
服膏方还需忌口:服含有人参的补气膏方时,应忌食萝卜,服用含首乌的膏方时,忌服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类膏方时,不要喝茶。
出诊~芊芝堂中医太原一店(劲松北路店):
刘化芊每周三、周四、周五出诊;
王美琴每周一出诊,主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
王永宏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出诊,主治颈、肩、腰、腿痛。
—、(刘化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