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700.html
      小儿腹泻家庭实用参考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腹泻是个症候群,有很多原因,而肠炎则专指肠道感染所导致的腹泻。

          易感因素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②、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③、机体防御功能差。

④、肠道菌群失调。

⑤、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配方奶中的上述成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从上述信息可知:

1、从①至③条我们可以得出:只有等小孩长大了才可以改善,一般要5岁后这三个因素才会逐渐消除。

2、从第④点我们可以得出:滥用抗菌素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不洁食物有很多致病菌,这均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诱发腹泻。这里要强调一下,拿抗菌素来养猪养鸭,这叫滥用抗菌素,而如果抗菌素是为了治病,儿科医师指导使用的话,这个就不叫滥用。

3、从第⑤点可以得出:如果没有禁忌症,推荐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好的营养。

      病因

引起婴幼儿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肠道吸收障碍、分泌肠液增多、渗出液增多、蠕动增快,导致了腹泻的发生。

(一)、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牛.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我们称之为“肠炎”。

(二)、非感染因素:分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

1、饮食因素

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

②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起腹泻。

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进食冷冻食品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大便的性状

不同性状的大便对疾病的初步诊断有帮助,但不能以此断定病原体或病因。

1、泡沫样大便

大便里有泡沫常提示为消化不良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气,产生的大便带有泡沫。部分感染性肠炎也有类似表现。

2、奇臭难闻大便

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或者消化不良时,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蛋花汤样大便

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4、豆腐渣样大便

则常常见于真菌引起的肠炎。

5、水样大便

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6、灰白色大便

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7、柏油样大便

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8、鲜红色血便

如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9、果酱样大便

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10、黏液脓性鲜血便、洗肉水样血便

提示肠道病变,医院就诊。

          小儿腹泻的家庭护理与治疗          脱水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脱水应从患儿腹泻开始时就要进行,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①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

②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

③人工喂养儿,选择ORS(口服补液盐)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或清洁饮用水。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ml;2~10岁者: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如果每次排的大便量非常少,有些才一小汤勺的大便量,可以不用那么规范地补液,此时科按照小儿的食欲情况而定。

?口服补液盐的正确服用方法---超链接,点击打开

家庭治疗时每4小时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精神变差,皮肤苍白、干燥、弹性变差,眼窝凹陷、囟门凹陷、哭时泪少、口唇黏膜干燥或尿量减少等。

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每次量很多),

②ORS(口服补液盐)液服用量不足,

③频繁、严重呕吐;

有以医院复诊,因为有这三种情况的小孩容易重度脱水。

      继续喂养问题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

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

大于6个月的患儿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

鼓励息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

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病毒性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时给予改为低(去)乳糖配方奶,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2)过敏性腹泻:如果小孩的腹泻考虑过敏所致,以牛奶过敏较常见。避免食入过敏食物,或采用口服脱敏喂养法,不限制已经耐受的食物。婴儿通常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奶或全要素饮食。

(3)、补锌治疗,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补锌量适当加减。

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mg,葡萄糖酸锌mg。

      专科治疗

1、合理使用抗生素:建议寻求儿科专业人员指导使用。如大便为黏液脓血便,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须应用抗生素。

2、其他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腹泻病情、缩短病程

(1)应用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

(2)应用微生态疗法:给予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3)补充维生素。

          腹泻病的家庭治疗需要注意

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可在家庭治疗,对病情未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医院:

①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

②不能正常饮食;

③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者;

④发热(3个月的婴儿体温38℃,3~36个月幼儿体温39℃);

⑤明显口渴,发现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泪少、黏膜干燥或尿量减少等,神志改变,如易激惹、淡漠、嗜睡等;

⑥粪便带血;

⑦年龄6个月、早产儿,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

          腹泻病的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提倡母乳喂养;

3、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4、不要滥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5.接种疫苗:目前认为可能有效的为轮状病毒疫苗。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儿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