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邀请我国著名医药专家孙忠实、王汝龙、贡联兵、章友康、张石革等,开展常见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以临床用药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用药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发生的错误,结合国内外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治疗腹泻药物合理应用
用药原则1、病因治疗腹泻是由某种疾病引起一种临床症状。因此,对腹泻患者应查明引起腹泻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用药应根据腹泻病因,结合临床症状适时应用止泻药。当长期或剧烈的腹泻妨碍养分吸收、引起脱水及钠、钾、氯等电解质紊乱时,应立即应用止泻药,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慎用抗生素感染性腹泻抗感染治疗慎重,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感染性腹泻为自限性;二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比例较高,使用抗生素无效。因此,只有全身性细菌感染所致腹泻,才给予抗生素治疗。
药物选择1、补液疗法急性腹泻往往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伴发热和腹泻量大的患者,应首先补液,然后再用止泻药。补液量、补液种类和补液速度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病程长短、脱水程度及性质、实验室检查结果,依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目前,对脱水不严重的患者,仍主张选用口服补液盐(ORS)。世界卫生组织年推荐使用含盐量为75mmol/L的口服补液盐配方。另外,口服补液盐中主张以多糖代替单糖。对于严重脱水的患者,或伴呕吐、不能进食的患者,应静脉补液。
2、吸附药和收敛药
(1)痢疾和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可选用防止毒物吸收和对黏膜有保护作用白陶土合剂,每次10~20ml,每隔4h/次。
(2)成人急慢性腹泻,尤其是儿童急性腹泻,应选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成人每次3g(1袋),首次加倍,每天3次;儿童1岁以下,每天1袋;1~2岁,每天1~2袋,2岁以上每天2~3袋,分3次服用。
(3)刺激性物质、毒性物质引起的腹泻,应先用盐类泻药,待毒物大部分排出后,再应用药用炭,吸附残余的毒物。
(4)细菌感染所致肠炎腹泻,宜先控制感染,再使用碱式碳酸铋。
(5)胃肠功能不全及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可选用碱式碳酸铋,成人每次0.6~2.0g,每天3次,饭前服用;儿童3~5岁,每次0.2~0.6g,5岁以上,每次0.6~1.0g,每天3次。
(6)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选择抑制肠黏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而起到止泻作用的鞣酸蛋白等。
3、抗动力药
(1)控制急慢性腹泻症状、减少排便量及次数,可选择洛哌丁胺,成人初始剂量每次2~4mg,以后根据大便情况调整剂量,每天2~12mg,但成人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16mg,儿童不超过12mg。
(2)急慢性功能性腹泻,选择地芬诺酯。同时,该药与抗菌药物合用可治疗细菌性痢腹泻。
(3)复方樟脑酊中阿片可抑制胃肠道蠕动而产生止泻作用。口服,每次2~5ml,每天3次。
4、抗分泌药
(1)在抗分泌药物中,最常用的是小檗碱(黄连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小檗碱除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具有抗分泌性腹泻作用。
(2)消旋卡多曲是最近研制成功的脑啡肽酶抑制药,可保护内源性脑啡肽免受降解,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性,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用于成人急性腹泻对症治疗,首次可在任何时间服用mg,之后在3次主餐后服用mg。
用法用量1、H2RA西咪替丁片,每次mg,每天4次(3餐后及睡前各1次),或mg睡前1次服。法莫替丁片,每次20mg,每天2次,早晚餐后服,或40mg睡前1次服,4~6周1个疗程。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每次~mg,每天2次,饭前服,1个疗程不宜超过6周。尼扎替丁片,每天~mg,睡前1次服;罗沙替丁乙酸酯,每次75mg,早餐后或睡前服用。
2、PPI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mg,每天1~2次;兰索美拉唑,每次30mg,每天1~2次;埃索美拉唑,每次20mg,每天1~2次;雷贝拉唑钠片,每次10mg,每天1~2次;泮托拉唑,每次40mg,每天1~2次。
3、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片,每次5~10mg,每天3次,餐前30min服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10~20mg,每天剂量不超过0.5mg/kg。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天3~4次;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5mg,每天3次,饭前服。
4、抗酸药 铝碳酸镁咀嚼片,饭后1~2h或睡前以及胃部不适时嚼服1~2片,每天3~4次,症状缓解后至少维持4周。复方氢氧化铝片,每次2~4片,每天3~4次,饭前或胃部不适时嚼服。氧化镁片,每次0.2~1.0g,每天3次。三硅酸镁片,每次0.9g,每天3~4次。
用药提示1、吸附药和收敛药
(1)双八面体蒙脱石:可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必须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至少间隔1h;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轻微便秘,应减量服用。
(2)药用炭:长期或大量服用可引起便秘;3岁以下儿童禁用;不宜与维生素、抗生素、生物碱、乳酶生及各种消化酶同时服用。
(3)碱式碳酸铋:过敏者、发热者及3岁以下儿童禁用;用药期间舌苔和大便可呈黑色;大量及长期服用可引起便秘及碱中毒。
(4)鞣酸蛋白:急性腹泻服用该药后48h临床症状仍无改善,应改用其他药物;细菌性痢疾发热便血者、便秘及胃肠胀气或严重脱水者、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者,以及由广谱抗菌药物所引起假膜性肠炎者禁用。
2、抗动力药
(1)洛哌丁胺:对该药过敏者、便秘及胃肠胀气或严重脱水的者、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禁用;不能用于发热、便血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急性腹泻服用该药48h临床症状无改善应改换其他治疗;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慎用;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胶囊剂;肝功能障碍者慎用。
(2)地芬诺酯:不能作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基本药物,但可与抗菌药物合用治疗细菌性痢疾;用药前后和用药期间应监测粪便黏度及腹泻是否停止,水电解质是否平衡,呼吸是否抑制,以免引起中毒;青光眼、严重肝病、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脱水患者,以及2岁以下儿童、对地芬诺酯过敏者禁用。
(3)复方樟脑酊:不适用于腹泻早期或腹胀者;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及儿童慎用;大剂量可出现类似吗啡中毒;长期使用有产生耐受与依赖的危险。
3、抗分泌药对消旋卡多曲过敏者禁用;连续服用5天后腹泻症状仍持续者应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便血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常见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高血压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冠心病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心律失常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调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治疗咳嗽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9——治疗哮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0——治疗感冒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1——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2——治疗结核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3——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5——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合理应用
明明白白使用OTC讲座系列:耳疮
牙痛
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鼻鼽
虚火喉痹(慢性咽炎)
阴痒
湿疹(中药篇)
痤疮(中药篇)
月经不调
痛经
头痛
失眠
黄疸
胁痛
腹痛
泄泻
呕吐
胃痛
便秘
发热
咳嗽
感冒
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晕动病
滴虫阴道炎
痤疮
疖痈
湿疹
跌打损伤
关节痛
牙龈炎
牙痛
咽炎
外耳炎
结膜炎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过敏性皮肤病
便秘
腹胀
恶心呕吐
贫血
咯痰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